编者按: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如果缺少规划,参加很多学生组织和形形色色的社团活动,结果很可能只是“瞎忙”。及时吸取教训,调整状态,确定目标,有条理的参与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才会有实质性的收获。本期我们分享的是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学专业2017届毕业生宋光宇的故事。
追梦的支教保研者
——对自己和未来抱有满满的希望 儒学院宋光宇
人物简介:宋光宇,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学专业2017届硕士毕业生。院学生会副秘书长、常务副主席,校研究生会常代会委员,2015年山东大学共青团宣传调研与网络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管理院宣传部和新媒体部,负责“山大研究生”官方微信和院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提名。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金奖,省赛银奖。作为山东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灵丘支教一年。毕业去向: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七年大学时光会怎样地改变一个人呢?这是我怀着万千心绪踏进老校大门时的第一个念头。现在想来,当年为之惴惴不安而又充满好奇的未来,会隐约而坚定地觉得它是闪亮的。而今逝者如斯,盈虚如彼,七年也不过弹指间一瞬,该对这段历程做一个梳理,望我的分享能对后来者有所助益,同时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花开不计年
时光淘洗每个人的记忆,2009年进入哲社学院社会学专业学习后,我加入了校会和院会,参加过风筝节、社团文化节、经典诵读比赛、寿光党支部调研、110周年校庆等许多活动,奖项拿了不少,含金量不说也罢,两个字概括一下:瞎忙。那时我的缺点就有了明显的端倪——在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时,会凭着自己的兴趣“打游击”,然而总是浅尝辄止。中学时练过一年柳体,虽然也懂得起承转合,然而在高手面前败笔百出;在做课件的过程中对PPT产生了兴趣,于是逛论坛学动画时间轴,然而断断续续,至今做不出成熟的模板;体育课学了羽毛球,学会了杀球就不求上进,至今步法惨不忍睹……凡此种种,缺少规划,在大三开始考虑到毕业问题时我就开始纠结——我该何去何从?当时的成绩正好摸到保研线,然而学了四年的社会学,“常识非真知”的思考固然深刻,心里还是和文学比较亲近,然而保研只能保本专业。在面临两难抉择时,辅导员李永卫老师给我指了条明路——参加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可以跨专业保研。有了基层工作经历,还能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可谓两全其美,于是大四一年我便在和支教团的战友们共同培训学习以及参加儒学院杜泽逊教授的“十三经注疏汇校”中度过。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2013年9月,我作为山东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和小伙伴们赴灵丘支教,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每个大周50多节课,既要和刚刚从小学“放养”过来的孩子们斗智斗勇,又要向当地老师请教学习和教学技能。开始一天身上三趟汗,慢慢熟悉了以后,这样的生活也充满简单的快乐。后来我将这一年戏称为“带孩子的一年”,一年的时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换位思考和耐心的重要性。从开学时大小事务事必躬亲忙得焦头烂额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从孩子们初见你时害羞拘谨唯唯诺诺,到能和你嬉笑打闹互相揭短。我越来越喜欢同这些孩子们相处,现在我依然和许多孩子们保持联系,他们是我内心柔软的回忆。
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吸取本科期间的教训,在儒学院读研的三年,我对自己有相对比较清晰的规划,也收获了很多。在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上,研一和研二的综合素质测评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二。在导师何朝晖教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撰写《异曲同工——中西两种藩府刻书研究成果比较》,发表在《图书馆论坛》(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参与“十三经注疏汇校”项目以及何朝晖教授主持的“明代史籍叙录”项目。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提名。
在校园活动方面,积极参与各种学术讲座,并大力推广学术活动。主持举办了“雕版印刷进校园”活动,并且推动“儒果儿”与研工部公众号的合作,共同推出“儒风”栏目,提高学院影响力和知名度。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我所学专业属于人文科学,但并不囿于学科界壁,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出的“千里科技筒子纱自动包装系统”获得了校赛金奖,省赛银奖的好成绩。在社会实践方面,在院“画韵民间”民间艺术家调研中担任调研组分组长,参加赴菏泽、巨野等地进行牡丹和麒麟文化主题的调研,被评为山东大学2015年校级优秀实践项目。在志愿服务方面,我一直热心于各种支教活动,积极关注和响应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新疆支队“薪书计划”的各种活动,广泛宣传,并多次以个人名义捐款。获得2015年山东大学共青团宣传调研与网络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在学生工作方面,我在团工委宣传部任职,并相继任院学生会副秘书长、常务副主席,任校研究生会常代会委员。负责管理院宣传部和新媒体部,负责“山大研究生”官方微信和院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先后在2014年、2015年院迎新暨元旦晚会中任导演组成员,编写剧本并策划节目,同时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获得羽毛球比赛优秀运动员、校园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
辗转风雨终不负
我很信服乔布简历CEO的一句话:简历是用脚走出来的。毕业时的去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此前的积累。我在去年9月做了考公和去国企的两手准备,但国考和京考都在进面后差之毫厘,在拿到的几个央企和事业单位的offer中权衡后选择了中储粮。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自身实力外,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心态都是必不可少的。既不能盲目乐观,迷信学历,好高骛远,也不能在遇到挫折后自我否定。找工作时一定要找对发力点,结合自身意愿与岗位匹配性,在必要的时候不妨迂回地、有梯度地选择单位。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千万别把找工作搞成“一个人的战斗”,在社会学研究中,许多人找到满意的工作是通过“弱关系”,因此,结伴求职,互相分享就业信息和求职心得,多走动勤打听,发现好机会别犹豫。我发现身边有些人因为懒得跑和心疼车票钱而错过了许多好机会,其实一次大平台的面试经验和阅读一本好书一样,都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最后,回到起初的问题,七年的大学时光带给我什么呢?应该说是完成了做学霸(伪),找份好工作(其实很难定义),和心爱的姑娘在一起(这个确定)这几件最想完成的事,没有自以为成熟练达看穿看透,没有嘲笑童年的梦想,最后依然对自己和未来抱有满满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