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5年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公布的《QS全球毕业生就业力排名》中,山东大学排名全球第175名,中国大陆高校第8名。2014-2015学年,我校学生就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各学院和培养单位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学科特点,探索了许多特色经验和创新举措。我们将全校11个就业先进单位的经验总结在下面,供大家互相借鉴,一同前行。
经济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339,研究生110人。本科就业率94.1%,研究生达100%。与2012届相比,毕业生就业结构呈现巨大变化:一是本科生读研总比率由41.1%上升到55.75%。近三年本科毕业生读研率超过了50%,2015届达55.75%,学生愿望实现率大幅提高。二是本科生海外读研率由13.1%上升到23.59%。近三年都接近25%同学海外读研。
一、学院发展战略与促进就业相结合,推动学生专业素质提升。
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专业与课程国际化、学生经历国际化。加大经费投入,推进学生海外经历和英语学习考试。2015届本科毕业生86人次(25.36%)的学生在校期间拥有海外经历。42.5%的毕业生申请到全球排名前50高校。
二、教师指导与朋辈指导相结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一是实行新生成长导师以高年级导师制;二是学院青联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三是辅导员借鉴国内外经验,服务指导学生职业发展。四是学生组织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活动。
三、校外指导与校内指导相结合,推动学生求职素养提升。
一是建设48家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二是举行“名企进校园”活动。三是校企合作办学,与永安期货等机构举办订单班。四是积极邀请校友返校,聘为学生职业发展顾问。五是通过“1+4+1”模式,实现家庭和学校共促学生成长局面。
四、全程指导与专项指导相结合,推动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
全程指导包括“职场启航”系列指导、“职场扬帆”系列指导、职业技能“分类指导”、临场训练指导。专项指导包括户外素质拓展、暑期就业训练营、海外经历项目推介、“追梦青春”系列毕业季活动,增强学生自豪感,提高大学体验满意度。
?
近年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多元就业”的工作原则,坚持立足学生和市场需求,切实提高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水平。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学校文科院系前列,且毕业生就业平台高、满意率高。
一、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我院坚持从入学教育抓起,打造具有文院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职业生涯培训体系。在配合学校“三涯”规划教育的同时,开展“新老生见面交流会”、“优秀博士养成记”、“我和记者有个约会”、“毕业季·选择时”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通过举办“历历在目”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美丽我有,职场我走”职场礼仪妆容知识讲座、新闻写作与摄影培训等切实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二、在学生就业实践过程中,我院通过多渠道、深层次提升和拓展学生实践就业平台。一方面,通过“请进来”,加深用人单位对学院的了解,提高我院学生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在全国同类院系中首创“成建制”形式组织学生在国家级顶尖新闻媒体进行实习活动。
继往开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将会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使就业工作获得新的辉煌!
外国语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的制度化和全程化建设。学院在原有《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就业工作综合管理制度》基础上,强化例会制、档案管理制度等基本环节,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学院党政联席会经过数十次的研究和调查,于2014年出台《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就业导师监督制度》,注重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将研究生就业工作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与年终工作量核算挂钩,并对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副书记和辅导员通过学院大会和邮件每两周通报一次学生就业状况。该政策的出台效果立竿见影,2014年研究生就业率超过97%,比上一年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2015届研究生就业率为96.92%,就业质量也相应提高。
此外,学院注重强化服务和分类指导,确保就业指导全程化和全员化:针对本科生,一般分大一到大四四个阶段。大一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自我探索,建立档案;大二阶段着重提升就业能力,引导学生夯实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开展“三仪”教育讲座、外交外事礼仪大赛等活动;大三阶段侧重锤炼就业技巧,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开展“赢在职场”简历制作大赛、“非你莫属”模拟面试大赛、毕业班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大四阶段注重入职教育。协调单位实习,开展“职场人”座谈交流系列活动,对就业环境、心理调适、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养成进行指导和辅导。
针对研究生,重点推动毕业研究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分层分类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研一阶段开展学业规划、职涯初探活动;研二阶段抓好实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明确职业方向;研三阶段重点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在刚刚结束的山东大学第五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我院2012级刘宇航、王美琪两名同学包揽一等奖,学院获评优秀组织单位,集中展现了职业指导全程化、全员化的良好成果。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院学生就业工作领导体系。
院长任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书记任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小组组长,副书记任学生成长发展指导中心组长;通过日常的三个专题会议,即“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生干部会议”“学生大会”,将日常工作落到实处。
二、学院在培养方案(课程、实习)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1)学院设立工业指导委员会,邀请国内工业界的领袖人物作为委员,指导培养方案,(2)学院建立了多个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平台,(3)学院作为核心成员发起并参与中国计算机学会的CSP训练与测试。(4)学院定期组织学生科技周等精品活动。
三、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大胆创新,积极开创毕业生就业市场新局面。
每年我们都采用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企业和校友回访,及时了解人才的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并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追踪、立档、分析,形成相关数据和报告指导学院的教学与就业工作。国际国内的顶级单位IBM、Google、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搜狗、华为、中兴等都成为学院的老朋友单位。
四、重视就业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就业信息发布效率。
形成了“一网两台”的毕业就业信息管理体系:即“计算机学院学生生活网站”“软件园校区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园校区微信公众平台”,有效服务于学院就业。
五、大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依托学生创新平台申请了济南市科技局的泉城众创空间,获得100万的支持,被山东省科技厅首批认定公示备案。本年度,学院共有5支创业团队在学期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创业公司又接纳了部分毕业学生,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就业的新渠道。
就业工作是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环节,为了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机械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重点开展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提升工作,着重提升学生就业力。
一、实行“导师制”+“本硕联动提升计划”。
为我院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导师对学生的学业和科技创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本硕联动提升计划”,让本科生参加到导师的课题和项目研究中,提升我院学生的学术能力。
二、推进就业见习类、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
现已在青岛软控、烟台斗山、淄博永华、日照五征、新华医疗器械等十多家单位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并在多家实践基地设立为期1-3个月的就业见习岗,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推进国际化战略。
近年来,我院引进多名外籍专家来我院担任专职教师,并专门成立了全英文授课的国际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学院积极探索走出去战略,与德国的采埃孚合作选送本科生赴德国阿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与烟台斗山集团达成学生联合培养协议,选送本科生赴韩国西江大学进行大四学年学习,斗山集团为学生提供工作机会;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选拔本科学生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进行两年学习,攻读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硕士学位;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选派学生交流学习。
学院充分依据国家政策,按照学校就业工作的统一布署,在学校和就业指导中心相关领导老师们的关怀指导下,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院党委一直把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把如何做好就业工作、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学生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作为学院毕业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学院领导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全员动员推进学生就业工作
继续坚持就业工作领导“一把手”工程,由院党委书记亲自带头抓毕业班的就业工作。开学伊始,学院召开全院师生大会,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全体专业老师加入就业工作,由分管副书记亲自指导,毕业班辅导员具体负责,各年级辅导员协助,统筹协调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服务就业的能力,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我院就业工作方针一直是:全院动员,齐心协力,畅通渠道,抢抓时机,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就业管理规范,就业指导分层次开展
开设就业指导课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现行的就业政策、基本形式和就业方法的教育,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提高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学院针对年级专业的不同及不同的就业能力情况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找准就业定位,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加强学生对就业的紧迫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能沿着“就业----择业----创业”这条路顺利走向职场。
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就业协议管理工作中,让学生懂得签订及解除就业协议的程序,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并以此为平台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三、依托学院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学院依托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及智能车竞赛活动,在各年级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每年学院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类活动的人数占学生人数的二分之一。
四、加强学院学生市场拓展工作及实习基地建设
2015年暑假,我们学院兵分两路进行市场拓展和校友企业回访。一路是开拓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市场,徐波书记带队,吴晓晴老师和部分研究生参加,先后去了上海新时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加莱有限公司、南京华为公司等多家全国知名企业做调研,并对我们的校友进行回访。另外一路是开拓中部市场,刘慧慧老师、梁瑞涛老师参加,去了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对近几年在长安工作的校友进行了面对面的调研和回访。
学院秉持“惟德砺学,格物笃实”育人理念,引导学生人格魅力养成,力争为毕业生打造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
一.立足学风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保障毕业生高比例、高水平、高层次就业。
搭建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平台,加强专业素养教育,培育“知识改变命运”就业理念。2015年国内外考研学生增加12名,提高4个百分点;被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等国内985重点高校录取本科毕业生98名,比去年同期多出10名;在三方协议中,签约国有企业学生比例75.5%,比去年增加9,2个百分点;本科生、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7.8%和100%。
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帮助在校生量身确立目标、量身制定预案、量身锻炼技能
对不同年级开展相应职业指导,指导大一“职业规划书”,大二“职业规划风险与评估”,大三“职业规划完善与冲刺”,研一“专业与行业”能源论坛,研二完善职业规划。举办职业规划大赛,成立就业与创业小组、保研考研小组、出国深造小组,搭建就业信息发布平台,邀请知名校友、师兄师姐和用人单位来校给予职业规划指导。
三.重视社会走访调研,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坚持学生择业老师引荐与个人推销相结合、校友感情与个人能力相结合、关系单位和学生诚信相结合。
建立用人单位、校友和在校生三方需求和评价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通过假期走访、座谈、电话、问卷等形式了解社会需求变化和人才培养意见。并依据毕业生跟踪反馈,将研究成果反馈到教学环节。
四.把握好就业动员关键节点,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积极做到早动员、早帮扶、早签约。
暑期前,动员并要求学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国庆前,讲解就业政策和择业事项;考研后,指导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帮助考试不理想的学生确定就业意向。对就业困难群体和少数民族毕业生采取个别谈话、个性指导、联系推荐、鼓励面试、企业参观等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院就业工作坚持围绕“两高、两确保”(即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确保西部计划落实、确保毕业生稳定)的目标。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局面;搭建就业平台,努力开拓就业市场空间;探索就业指导新途径,提高职业辅导和就业指导效果;做好毕业生就业反馈调查工作,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目前较高的就业率是做好前期就业教育,阶段就业指导的结果。
一、前期准备工作完善。
按照“自我认知、理论提升、职业试航、榜样引导”的思路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收集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资料,提前一年多便开始为同学讲述学院前三级同学的就业单位分布情况,帮助同学们了解整体情况,准确定位。
二、阶段就业指导到位。
及时研判就业形势,利用好校园招聘、合理疏导学生分散报考、即时共享信息等措施。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处理信息做到“主动、及时、准确、无遗漏”。教育为主,管制为辅,控制不合理违约,降低违约率。
三、学院顶层设计缜密。
实行一把手责任制,责任到人,工作到位,针对就业形势总体部署和安排就业工作,为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和技术支持。学院同时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进行就业拓展工作,积极维护就业市场。
四、创新做法成效显著。
采取主动出击的用人单位联系新模式。将短期招聘合作提升为长期的品牌建设合作。做好四个相结合,一是积极主动参与,善于分析研究就业形势相结合;二是有效行为展示与把握就业机遇相结合;三是慎势度势决策与慎重落笔签约相结合;四是完成好后期学业与爱心献给母校相结合。
一、实施“一把手”工程,切实做到了就业工作人员、经费、场地“三到位”。
学院将就业工作放在“关乎学院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成立了以徐欣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具体工作专人落实”的就业工作机制。学院的就业工作开始采取落实专人管理的办法。即各种学历层次的毕业生统一管理,促进了就业工作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学院提出了“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的口号,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开拓等工作,学院老师也给予积极的关注,形成全院共同关注学生就业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开展研究生临床技能大赛,助推就业工作。
就业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连续两年举办研究生临床技能大赛暨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毕业考核,在强化了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为学院招募和挑选合格人才,让学院对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有了直观的第一印象,着力培养“留得住、干劲足”的毕业生为医院储备人才。
三、毕业生教育突出温馨情感,抒发感恩情怀,落实毕业教育。
连续六年举办毕业生告别晚会,引导毕业生追忆美好年华,使毕业生较好地抒发感恩母校的情怀,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的目标:让学生不遗憾,让家长不后悔,给山大添亮点,为行业做贡献。
一、2015届学生就业工作新成绩:
1.连续三年取得全院本硕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00%,学生就业满意度高。
2.连续两年实现具有推免资格的学生,100%自愿选择本院继续深造,为学校、学院留住了优秀人才。
3.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赴境外求学成功率比上年度大幅增加,与我院培养高端护理人才的目标相一致。
二、典型经验与特色做法:
1.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彻始终,将三涯规划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适时进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就业技能的交流探讨。
2、利用各种渠道多方面联系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双向选择,为毕业生增加了就业机会。
3.一对一指导,增强指导效果。通过了解学生个人家庭情况、情感状况、发展情况等信息,以职业测评结果为辅助,,与学生共同剖析择业目标、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明确毕业去向。
4.实习与就业有效衔接,根据学生毕业后意向选择实习单位,方便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近获取就业信息,提前熟悉就业环境,提升就业竞争力。
5.实习前举办讲座进行就业知识培训,使学生提前掌握就业各项工作和制度,为求职应聘打好基础、做好规划。
2014-2015学年,药学院以实现学生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抓手,学生就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围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职业指导早入手
一是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口前移,在新生报到前通过新生QQ群介绍学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新生做好学涯及职涯的预规划。二是在新生入学之初,通过发放新生入学指南、学院领导与新生及家长见面会、新生入学教育等形式,帮助新生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及人才培养方案,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三是通过开展成功校友事迹分享会、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科学规划未来。
全员育人聚合力
构筑“五位一体”全员育人模式,即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助理辅导员开展朋辈帮扶工作,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以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科研能力,广大校友提供就业信息与资源,友好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形成教育合力。
能力提升抓关键
开展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工作,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能力指标设计提升方案。通过药学讲坛、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实现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指导老师:于春娥 编辑:翟鹿 窦筱然 王圣博